咸阳市秦都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会议上的书面报告
咸阳市秦都区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区政府委托,向区第十八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报告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财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向稳的工作总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综合调控作用,努力推动财政收入平稳运行、支出适度加力、政策提质增效、风险安全可控,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全区财政工作稳中有进。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06052万元,较上年减收12566万元,同口径下降1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3359万元;非税收入完成32693万元。
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2778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6453万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983万元,上解支出10347万元。按功能科目分类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724万元;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22万元;
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447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4072万元;
教育支出81616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714万元;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2358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451万元;
卫生健康支出26576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6171万元;
城乡社区支出54721万元;
农林水支出9000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2805万元;
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5214万元;
商业服务业支出1456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13195万元;
债务付息支出2187万元;
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67万元;
金融支出145万元;
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2万元。
基金支出89641万元。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7826万元,同比增长4%;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完成39706万元,同比增长13%。
二、2024年财政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区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强化资金政策保障,持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管理,有力有效支持全区稳经济、促发展、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一)聚焦中心工作,全力以赴保收入。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财政压力,区财政局一方面加强同税务局的联动,做好税收征管、税收分析、动态监测工作,做到税收应收尽收,足额入库;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向上争项目、争资金持续巩固全区经济大盘。
(二)强化民生保障,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区财政局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制定了《咸阳市秦都区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工作方案》,坚决压减非重点、非必要支出,预算编制优先足额编列“三保”支出,预算执行定期跟踪资金保障情况,确保“三保”支出应保尽保。全年“三保”支出190142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130241万元,“保民生”支出57069万元,“保运转”支出2832万元。
(三)加强风险防范,确保财政平稳运行。按照省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出台《咸阳市秦都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加大财政预算约束力度,严格项目立项审批,对不切合实际、过度超前、盲目举债的项目坚决叫停。通过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运营管理等情况,建立健全债券项目库,实现对债券项目全周期、常态化风险监控,防范法定债务风险。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压缩经常性支出,统筹新增财力,偿还到期债务;大力盘活存量资金、资产,促进公共资源、资产共用,偿还存量债务。
(四)推进绩效管理,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民生实事等重点领域,选择政策性强、覆盖面广、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持续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选取2023年度9个重点项目及2个部门整体支出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三、2025年区级预算草案
2025年,区财政局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专项债、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构建完整、规范、透明、高效的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开拓财政工作新局面。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草案
根据2025年全区经济形势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110300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4%。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11030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162947万元,减上解支出10347万元,2025年区本级支出计划262900万元。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草案
2025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计划52415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收3569万元,增长8%,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计划43410万元,较上年同口径增支4292万元,增长11%。
四、2025年财政工作展望和谋划
受国内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影响,2024年区级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提振消费举措,以及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总体来看,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2025年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一是扎实推进财税征管,加大组织调度力度,全面分析研判收入形势,做好预期收入测算,同时培植涵养税源财源,壮大税基。二是全面统筹辖区闲置资源,盘活存量资金,用好有限的增量资金,同时,加强与政府融资平台互动,提高平台融资能力。三是积极跟进上级政策进展,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支持,为区级财政收入助力。
(二)加强民生兜底保障。一是围绕“三保”清单,落实财政保障机制,始终将“三保”摆在财政工作优先位置,继续加大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领域支出,不断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025年“三保”支出预算预计完成160000万元。二是加快资金拨付,强化支出跟踪监测,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预算执行监测和库款保障机制,保证资金支出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三)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坚决贯彻落实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三全”管理,继续严把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三个关键节点,以绩效目标引领和绩效结果应用为支撑,积极稳妥地完成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一是根据我区财政承受能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谋划收集储备2025年专项债券项目,会同发改部门认真审核资料并筛选上报重点民生类项目,力争更多优质项目进入中省储备库,紧盯资金支持方向。二是针对一揽子财政增量政策,在全面掌握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政策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地开展向上争取资金工作。2025年,我区将结合化债任务和承债能力,争取债务额度支持,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和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2024年财政工作顺利完成,但面对经济新形势、新阶段,2025年财政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各级部门戮力同心,携手共进!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区人大各项决议,实干担当,勇于作为,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政管理监督,将推进财政体制改革、稳定经济大盘、防范化解风险结合起来,有力促进我区经济运行向好和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新时代秦都发展贡献财政力量!
预算报告名词解释
1、“三保”支出: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根据财政部要求,县区级财政是“三保”支出的责任主体,要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坚持国家标准的“三保”支出在“三保”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将“三保”支出足额纳入预算编制。
2、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债券。
4、债务限额:指一定时期内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不能突破的最高额度。政府债务限额包括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二者分别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方式不同,单独测算。规定政府债务限额,能够把政府债务控制在有限范围内,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5、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指以一级政府财政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为对象开展的一种政府绩效管理活动,注重支出的责任和效率,以预算资金在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成绩和效果为内容,以促进政府透明、责任、高效履职为目的所开展的绩效管理活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