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县十九届人大
四次会议文件(18)
关于永寿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19日在永寿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永寿县财政局 赵 琨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向大会书面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财政工作围绕年初既定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完成了各项财政目标任务,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340万元,占年初预算7600万元的149.21%,较上年增长59.1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934万元;非税收入完成3406万元。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3229万元,较上年增长6.25%。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1134万元,较上年下降2.14%;国防支出50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307万元,较上年下降5.77%;教育支出37079万元,较上年增长1.58%;科学技术支出1566万元,较上年增长295.45%;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161万元,较上年增长35.1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385万元,较上年增长10.15%;卫生健康支出19351万元,较上年下降5.92%;节能环保支出3356万元,较上年下降58.12%;城乡社区支出21749万元,较上年增长77.69%;农林水支出48484万元,较上年增长5.43%;交通运输支出3107万元,较上年下降25.67%;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49万元,较上年下降58.2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447万元,较上年增长49%;金融支出342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4361万元,较上年增长139.75%;住房保障支出6315万元,较上年增长5.71%;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9万元,较上年下降33.62%;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645万元,较上年下降14.37%;地方政府债券还本付息支出2704万元,较上年增长1.31%;债务发行费用支出8万元,较上年下降46.6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4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193933万元、一般债券收入7805万元、调入资金11678万元、上年结余3213万元,收入合计227969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229万元,上解支出169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63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40万元,当年结余578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66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274万元、专项债券收入152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收入2554万元、上年结余2248万元,收入合计39937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3452万元(文化和传媒支出20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4834万元,农林水支出551万元、其他支出1641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及发行费支出1453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2554万元,调出资金11605万元,支出合计37611万元,收支相抵,当年结余232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5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万元,上年结余7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累计完成31227万元,占年初预算任务29967万元的104.20%,较上年同期增长5.47%,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100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2%;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完成211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1%。全县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932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任务27771万元的105.61%,较上年同期增长3.47%,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完成815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08%;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完成2117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
二、2024年财政重点工作情况
(一)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奋力稳住经济大盘。面对财政紧平衡态势,综合从挖税收、盘资源、谋债券、减支出等多方入手,开源节流,稳定财政收入基本盘。全力以赴组织收入,围绕我县经济发展模式和财政形势,紧盯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努力抓存量税源,积蓄增收潜能。主动作为争资争项,实时掌握上级政策和资金投向,做优做强项目包装储备,全年累计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93933万元,债券资金25054万元。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建立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全年共压减非刚性、非重点、一般性支出6300万元。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对沉淀闲置资金一律收回统筹,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全年共盘活收回存量资金2760万元,统筹用于“三保”、重点项目及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支出。不断夯实税源基础,充分落实惠企政策,多措并举助企纾困,拨付企业发展奖补资金569.7万元,鼓励企业生产改造、扩能扩产。完成中小微企业预留采购份额限额以上7757.09万元,惠及企业66家。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三保优先,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保”保障有“强度”,年初制定“三保”保障清单,足额编制“三保”支出预算,年中强化“三保”执行监控,确保应保尽保。2024年,全县“三保”支出132082万元,工资、运转、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到位。教育文化保障有“力度”,严格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政策要求,累计拨付资金37079万元,落实生均公用经费、“三免两补”和教师待遇等补助政策、支持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县第三幼儿园新校区和第二中学校园建设等,助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卫生医疗保障有“厚度”,拨付资金19351万元,支持纵深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等,及时补齐医疗卫生领域薄弱环节,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基本民生保障有“温度”,拨付社会保障资金39552万元,支持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等,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拨付就业资金833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3笔1690万元,带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等七类重点对象就业创业。公共文化建设有“广度”,拨付公共文化建设资金4161万元,支持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育健康事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生态文明建设有“精度”,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治理念,拨付各类环保资金4567.77万元,用于清洁取暖、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等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平安建设保障有“硬度”,拨付资金1686万元,为政法系统打击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提升社区平安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
(三)强化资金保障力度,努力积蓄发展动能。紧扣经济发展主题,加大资金投放,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产业协同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工业园区建设,安排专项债资金7000万元,保障新能源充电桩、中水资源集约节约等项目顺利实施;拨付3686万元支持园区土地储备、污水处理、生态保护等,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聚焦乡村全面振兴,拨付13547万元,安排128个项目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拨付5252.4万元建设4万亩高标准农田;拨付粮食风险基金157.3万元,保证粮食储备安全;发放惠民惠农“一卡通”补贴资金29739.4万元,受益群众36.5万人次;完成中央政策性险种承保3600万元,积极搭建农业产业发展保护网,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拨付资金21749万元,推进广场社区、永兴路社区等6个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商业步行街、饮食一条街提升改造、迎宾大道雨污分流和永店路拓宽等城乡功能配套项目建设,改善城区面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拨付旅游产业发展资金1250万元,全力支持旅游招商引资、文化旅游服务提质,推进文旅、体旅、农旅融合发展。保障第21届槐花节、咸阳市第4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等活动成功举办。发放夜间经济消费券100万元,参与13万余人次,消费金额547.37万元,为激发市场活力、提振消费信心注入新动能。
(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不断梳理财税改革重点任务,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强化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全面推进零基预算管理,建立“评审+绩效”长效机制,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项目入库、编制预算的前置条件,组织预算单位开展绩效自评,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围绕重大政策、民生领域项目资金,对7个专项项目和2家部门整体,开展第三方重点绩效评价,形成反馈问题、落实整改、提升绩效的良性循环。深化财政电子信息化改革,推行“电子缴款+电子票据+电子缴库”一体化平台,推动政府采购备案、委托代理、信息公开等全流程电子化监督管理。全年实行网上办理缴款4957.6万元;采购项目142个11940万元,实现财政业务办理“零跑腿”“零差错”。严格国有资产管理,按照《永寿县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完善了国有资产新增、报废、调拨等工作流程,全年审批无偿调拨资产10笔,无偿捐赠资产3笔,处置报废资产21笔。
(五)严肃财经纪律,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强化直达资金管理,落实直达资金要求,紧盯资金流向,加强动态分析,保证54348.74万元直达资金规范使用,确保政策早落实、项目早实施、群众早受益。强化项目评审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评审职能作用,全年完成评审项目88个,审减不合理预算5289.66万元,审减率8.02%,着力节约政府投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守住债务安全底线,坚持“防化堵梳”四招并举,制定“一揽子”化债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全年化解隐性债务3198.22万元,按时足额偿还政府债券到期本息4770万元。推进财政监督常态化,健全财会监督协调工作机制,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对县177家单位开展财务规范专项检查,及时督促整改发现问题,规范会计秩序,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严肃财经纪律,保障资金安全。
过去一年,全县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经济转型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下,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和风险挑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库款保障水平低、收支矛盾愈加突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依然严峻。整体来看,全县财政运行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较多。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断增强紧迫感、使命感,提高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我县生态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县财政工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形”看清楚、把“势”琢磨透。
从财政收入看,我县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持续推进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落地,华浩轩二期成品油产业、毛家山和碾子沟煤矿等预计投产运行,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同时,支柱行业增长后劲不足、一次性收入不确定等因素,影响了财政收入稳定持续增长。
从财政支出看,今年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必须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加快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兜牢兜实 “三保”底线,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等,对财政保障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持续增加财政支出。
综合研判,今年全县财政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财政腾挪空间有限,收支矛盾更为突出。
(二)2025年预算安排的总体要求
根据以上形势,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省市县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持财政支出强度,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集中财力支持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改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打牢“十五五”开局基础,为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1.一般公共预算安排
2025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安排11700万元,较上年执行11340万元增长3.17%,其中:税收收入安排8775万元,占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75%;非税收入安排2925万元,占地方财政预算收入的25%;
加上上级转移性收入113699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85000万元、调入资金1610万元、一般债券收入7300万元、土地指标调剂转移性收入1646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00万元,当年可用财力为237570万元。相应安排支出23757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33900万元,上解支出安排136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到期还本县级负担部分安排231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具体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2076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安排6123万元;教育支出安排37544万元;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887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764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51714万元;卫生健康支出安排1639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安排1947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安排17599万元;农林水支出安排4826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安排2803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安排393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235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1449万元;住房保障支出安排814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安排237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1292万元;预备费安排4679万元;其他支出安排7800万元(含科技支出52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安排2878万元。
2.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
202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563万元,其中:土地出让价款收入512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25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93万元。支出相应安排7563万元,其中: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96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安排4131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792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40万元);调出资金160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0万元,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使用。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
202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33716.60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安排11578.06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安排22138.54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31586.24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安排9508.6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安排22077.55万元;当年结余2130.36万元。
四、2025年财政重点工作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用力,就是要做好去年和今年的政策衔接,既要让已有政策发挥最大效能,又要及时出台新的有力政策,并根据外部影响程度动态调整,前后贯通、接续发力。更加给力,就是要用好用足政策空间,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使政策力度更大、效果更好,各方面更有获得感。 2025年我县财政工作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
(一)围绕聚财有方,着力推动经济稳中求进。凝聚征管合力,持续构建“党政领导、财税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费精诚共治新格局,推进数据共享、执法联动、协同征管,紧盯重点行业、企业、项目,动态调整收入组织策略,扩大税源增量,稳抓税源存量,聚力推动非税收入“合规收缴”“颗粒归仓”,千方百计做大财政“蛋糕”。夯实财源基石,积极培植地方税源,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财源培育,大力引进产品附加值高、增值空间大的优强企业,形成一批龙头支柱产业和支柱税源,着力稳定税源基础,减少对一次性税收的依赖,实现财政收入总量和质量“双提升”。高效盘活资产,按照“能用则用,可租可售,能融则融”原则,灵活运用“用、售、租、融”四种方式,创新盘活存量资产,通过高效利用、有序处置、有偿使用、积极融资等渠道,多方式盘活处置国有资产,充分发挥各类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财政增收、资产增值。强化财政统筹,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围绕一揽子财政政策和上级资金投向,积极争取中省市预算内资金、部门专项资金、专项债的支持。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严控行政事业单位开支,全面盘活各类存量资金,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提振消费,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撬动作用,综合运用消费补贴、消费券发放等手段,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举办各类特色节会活动,如美食节、文化旅游节、夜间经济等,吸引周边游客,拉动餐饮、住宿等相关消费,以消费促流通,以流通助经济,为财政增收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现经济与财政的良性互动。
(二)围绕用财有道,全力支持民生重点工程。强化“三保”保障,坚决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优化支出结构,把牢预算管理、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关口,削减和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把更多的资金用于“三保”保障上。突出重点民生保障,积极统筹各类资金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确保“两个只增不减”目标,支持各学段教育工作补短板、强弱项,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加快补齐医疗短板,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能力,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各项保障政策,做到精准施保、精准救助;加大就业资金投入力度,高质量推进就业创业工程。加大重点领域保障,树牢“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导向,加大财政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财政投融资作用,精准谋划项目,积极推动重大项目落地落实;加大财政统筹力度,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薄弱的村倾斜;持续支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保护粮食耕地安全,着力巩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围绕重点领域资金政策导向,积极开展争资争项,力争让更多项目落户我县。
(三)围绕理财有效,全力提升财政治理水平。强化零基预算管理,不断完善财政支出分类保障机制,明确具体分类保障措施。完善专项资金审批流程,对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追加、执行、绩效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增强预算安排的精准性,提升财政治理效能。纵深推进绩效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全面深入开展项目绩效目标编审、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工作,强化监控和评价结果的运用,构建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精准控制闭环系统,不断推动财政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预算评审机制,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秉承“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评审理念,严控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现象发生,切实节约财政资金,扎紧“钱袋子”。
(四)围绕管财有法,全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积极防控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政府性债务管理要求,压实化债主体责任。紧盯每月到期债务,有计划、分步骤地制定到期债务化解措施,确保依法合规化债。积极与金融机构协商谈判,优化债务期限和结构,多举措筹集资金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债务动态监控和舆情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的底线。加强财政涉农资金监管,加大财政涉农资金专项治理力度,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财政衔接资金和各类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绩效情况,进一步提高各部门财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财政涉农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强化财会监管职能,强化财政部门主责监督,建立与审计监督、巡视巡察、人大监督等工作合力,推动财会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大对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重点民生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财经纪律;加大对镇(街道)财政及村级财务监管力度,着力防范风险、堵塞漏洞。
各位代表,顺利完成2025年预算目标,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全县财政工作将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认真落实本次大会决议,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开拓进取的毅力,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奋力推动永寿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