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综合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由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完成本报告。报告全文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六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时限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本报告全文在“中国咸阳”门户网站(www.xianyang.gov.cn)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公布。如对本报告有疑问,可与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咸阳市渭阳中路6号西二楼17号,邮编:712000,电话:029-33210532,电子邮箱:wlaq@xys.gov.cn )。
一、概述
2011年,咸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咸阳的目标,突出发展、民生、和谐主题,以关注民生福祉、关注政务公开、关注社会视点为宗旨,以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做好服务为落脚点,在建立政府民生服务平台,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和受理、回复举报投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确保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在第十届(2011)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活动中,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突出成效,“中国咸阳”门户网站位列全国296个地市级政府网站第9名,继续保持在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10强之列。
(一)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一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队伍建设。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动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进一步强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的工作职能,加大指导、协调、监督、推进工作力度。二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完善政府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则,规范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发布主体、内容、形式、范围等。完善依申请公开的处理工作规程,认真处理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三是健全完善配套工作制度。完善公开信息更新维护、历史文件梳理、主动公开信息送交公共查阅场所、数据统计报送、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政府新闻发言人、保密审查、年度报告、工作考核、社会评议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四是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议。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范围,采取下发通报、催办函等形式,加大考核督查力度,连续三年在全市范围内认真开展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检查,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
(二)加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力度。一是加大对中央、省、市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结构调整、“三农”工作、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公开力度。二是对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城乡社会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等涉及社会管理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了及时公开。三是深入推进办事公开和社会民生服务。加大公共企事业单位民生服务信息的公开力度,加强了便民服务体制建设。进一步整合服务资源,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使政府的惠民服务政策及时为老百姓掌握。四是按照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以政府门户网站为主要平台,对工程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核准、实施监管以及资金管理使用进行了公开。
(三)继续拓展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一是继续规范各级政府网站信息公开专栏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作用。“中国咸阳”门户网站2011年新增加了“公开监督保障机制”栏目,各公开单位重新修订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增加了监督检查、社会公益、招投标信息、三农信息、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房产管理等栏目。通过“中国咸阳”门户网站手机版,公众可以通过手机便捷查询政府信息。二是因地制宜,构建多样化的公开渠道,方便公众查阅和获取政府信息。各县市区、各部门把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主阵地,按照有关要求和工作实际设置了相应的栏目,及时更新信息,畅通链接。继续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平台等媒体的作用,继续提升档案馆、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查阅点及其他现有公开渠道的服务水平,通过触摸屏、公示栏、服务热线、短信平台等其他载体公开政府信息,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影响。
(四)网络问政初现成效。各县市区、各部门在政府网站设立了依申请公开、领导信箱、公民信访、投诉咨询、意见征集等栏目,实行统一受理、归口办理、限时办结、结果反馈、网上监督的工作流程,保证了群众提出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回复。部分县市区和单位采取督办单形式,加大工作力度,及时处理群众需求的政府信息,较好地实现了政府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2011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908条,其中,县市区政府主动公开政府信息8545条,各级政府工作部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363条。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历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3224条,其中,县市区政府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31845条,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11379条。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要类别。2011年全市市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信息中,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公开的信息共18434条。主动公开信息18363条,依申请公开类71件。其中主动公开信息中,政策法规类3305条,占总数的18%;计划规划类643条,占总数的3.5%;业务类2810条,占总数的15.3%;其他类11605条,占总数的63.2%。
2011年县市区政府主动公开信息中,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分类公开的信息共9169条,其中主动公开信息8545条,依申请公开类624件,主动公开信息中,政策法规类1368条,占总数的16%;计划规划类427条,占总数的5%;业务类4529条,占总数的53%;其他类2221条,占总数的26%。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一)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2011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95件,其中各级政府收到71件,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收到624件。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累计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736件,其中各级政府收到312件,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收到2424件。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用与补偿、拆迁许可和补偿安置、城市规划和建设、建设项目立项审批、财政资金管理、工商管理等方面。受理申请数量较大的部门有:市国土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等。
(二)受理办理情况。2011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办理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95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答复率100%。
(三)“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情况。2011年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全部为可公开信息,不涉及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1年我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未收取费用。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本年度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没有收到因政府信息公开而申请的行政复议。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1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和规范。个别县区和单位公开文件目录不全,部分应主动公开信息未及时公开。有些县区和部门、单位比较注重办事类信息的公开,但对一些与公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人事等方面信息没有做到应公开尽公开。个别单位重视自身网站信息公开,忽视县门户网站政府信息栏目的维护更新。二是公开的形式不够便民。有些县区和单位重视了网上信息公开,而对信息公开其他形式有所忽视,使公开的信息不能满足不具备上网条件公众的要求。三是保障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县区和部门、单位的政府信息公开程序还缺乏制度性保障,现行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依申请公开制度还不够完善,保密审查不够规范,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还没有落实,社会评议制度未全面开展。
2012年将继续健全和完善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到位、责任到位,不断夯实工作基础。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考核和社会评议,继续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着力推进落后地区和部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促进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平衡发展。继续优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进一步丰富公开形式,不断拓展政府信息公开层面,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向基层延伸。继续深化公开内容,加大公开力度,着重抓好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房屋拆迁、财政资金运作及政府投资项目等方面的政府信息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