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解放思想谋发展、转变作风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主题教育活动作为稳步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增强农产品综合竞争力为目标,跳出产业看产业,科学统筹发展乡村产业,加快产业“接二连三”,完善产业强链补链,以“全产业链”开发建设助推产业振兴。
解放思想,以“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谋划产业。立足咸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整体谋划、部署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制定印发《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实施方案》《咸阳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链长制”工作制度(试行)》,确定培育发展粮食加工、生猪、蔬菜、家禽、乳制品、苹果、肉牛羊及茯茶8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在此基础上,以稳步推进特色产业“前端向原料基地延伸,后端向精深加工拓展”为目标,大力推行优势特色产业延链增值行动,分类施策谋划、靶向发力打造,通过调查摸底、征求意见、综合研判等方式,形成了350亿级苹果、220亿级生猪、210亿级粮食加工、200亿级蔬菜、200亿级乳制品、60亿级家禽、40亿级肉牛肉羊及25亿级茯茶全产业链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300亿元,培育发展一批年产值达百亿、超十亿元以上的农业“链主”企业,着力培育3-5个全产业链典型县。
转变作风,以“跑起来奔目标”的劲头推动工作。围绕产业类型“全”,培育发展涵盖我市粮、果、畜、菜、茶5大主导产业,深入挖掘开发创意农业,多层次性、多业态型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产业链条“长”,大力发展联农带农富农产业,积极推行“订单式”农业,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链经营模式;围绕链主质量“优”,积极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支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聚集“领军型”的“链主”企业和创新型、专特精的“链队”群企业;围绕产业技术“新”,以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建设为核心,集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研院所等资源推进优良品种的研发、推广,进一步优化农技服务,延伸服务链;围绕流通渠道“广”,整合农业各领域资源,促进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等有机统一;围绕农业品牌“响”,大力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开展全市农业产品品牌“三级”联创,鼓励全市优质农产品创建品牌,实现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走的出去。
求真务实,以“俯下身子干事”的态度抓好落实。强化集群园区建设,持续深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推行“一县一园”或“一县多园”模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强镇及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等重大项目建设,串珠成线、连块成带、集群成链,着力打造咸阳粮果畜菜茶“航母舰队”。全市共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4个、产业强镇建设项目5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1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8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共涉及各产业链条各环节“链主”企业77家、“链队”企业226家;全市千余家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列入全产业链“链队”群,初步构建以强镇为基础、园区为引擎、集群为骨干的全产业链发展新模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